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详情

讲座回放|古国治-南怀瑾老师的文化自信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19-08-23

“早上好!

       但我更希望跟大家说的是‘早安’!”




6月20日下午,南怀瑾学术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群学书院副院长古国治先生于我院“艺术设计大学堂”展开一场“道不远人——南怀瑾老师的文化自信”讲座。古国治先生从大学起开始追随南怀瑾先生,四十多年来一直潜心于中国传统文化及中西管理的研究。他创造性地将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和西方心理学相结合。演讲深入浅出,幽默风趣,指点精到,发人深省,在场观众受益匪浅。


图片1.png

 古国治先生

图片2.png

 讲座现场

图片3.png

 观众提问

图片4.png

 古国治先生与观众交流

图片5.png

 合影

文化

自信

古国治先生开场与观众问候“早上好”,幽默地表示更愿意说“早安”。在随后演讲中解释道:“早上好”是西方用词,中国传统则是“请安”,应说“早安”。

他又说明演讲题目里的“文化自信”源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人自身很不自信,这是有原因,有背景的。

古先生回顾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打响,国人图强学习西方政治、经济、军事,到1919年五四革命后全盘西化,反对传统,随后经历“文革”再一次进行自我否定……一路心酸,文化断层,造就了国人的文化不自信。


关于

国学

古先生“三问”在场观众 :什么是“国学”?“国学”何时提出?谁称得上“国学大师”?

   “国学”是清末明初才提出,之前并未出现过。为什么叫“国学”,跟“国学”相对的是“西学”。而古人读的书称“汉书”,西方称中国的学问叫“汉学”。


什么是国学

古先生通过列举各种中国经典著作来说明“国学”即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呼吁大家多读经典。例如:


• 经部 

• 五经  易经  尚书  诗经  礼记  春秋 

• 十三经  易经  尚书  诗经  周礼  仪礼  礼记 

• 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 孝经  论语 孟子 尔雅 

• 史部 

• 正史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二十五史 

• 编年  竹书纪年  资治通鉴  纲鉴易知录 

• 纪事本末  通鉴纪事本末  左传纪事本末 

• 别史  逸周书  国语 

• 杂史  贞观政要 

• 诏令奏议 

• 史评  文史通义 

• 史部 

• 正史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二十五史 

• 编年  竹书纪年  资治通鉴  纲鉴易知录 

• 纪事本末  通鉴纪事本末  左传纪事本末 

• 别史  逸周书  国语 

• 杂史  贞观政要 

• 诏令奏议 

• 史评  文史通义 

• 子部 

• 孔子 孟子 荀子 韩非子 墨子 管子 

• 老子  庄子  列子  淮南子 

• 公孙龙子 商鞅商君书   慎子 

• 邓析子  尹文子  尸子 鬼谷子  孙子 

•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农家 医家 艺术家  

  杂家  小说家 兵家  阴阳家  纵横家 

  ……

为什么要认识中国文化


古先生巧妙地引用中国文化的精髓——《论语》里的篇章来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古人的这些话语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成为现代人生活的警示良言,也是与人交往的哲学。例如:



•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子贡曰: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 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

南怀瑾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 替孔子平反 

• 重視中国文化 

• 普及中国文化 

• 还原中国文化 

• 融通中国文化 


为什么要读南怀瑾先生的著述



• 为孔子平反   还原《大学》面目 

• 重义理 轻考据 

• 以经注经 

• 经史合参 

• 人生经验 

• 融会贯通 

• 深入浅出  生动活泼 

• 广博精微 


南怀瑾的书中有什么



• 历史故事(政治 领导) 

• 人生经验(做人做事 人情世故 人生哲学) 

• 警语联句 

• 谈玄说道(宗教 哲学) 

• 诗词歌赋 

• 品评人物 

• 感叹时事(文化 教育) 

• 远见预言 





历史故事




• 李斯的老鼠哲学 

• 文天祥的大光明法 

• 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 

• 冯道的软骨头     

穷达皆由命,何故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  五代 冯道《天道》

• 曾国藩的学问 





人生经验




• 看得破 忍不过 想得到 做不来 

• 是非善恶终有报 

•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 得意忘形  失意忘形 

• 真诚老实最可爱 





警示联句




• 世事正须高着眼,宦情不厌少低头。 

• 事到万难须放胆,宜于两可莫粗心。 

• 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 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福。 

• 能受天磨真好汉,不遭人忌是庸才。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富贵如龙,游尽五湖四海。

  贫穷如虎,惊散九族六亲。 

• 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 有酒有肉皆兄弟,患难何曾见一人? 

•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 英雄到老皆归佛,宿将还山不论兵。

• 美人绝色原妖物,乱世多财是祸胎。 

• 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 百尺竿头须进步,空花镜里莫藏身。






谈玄说道




• 佛教 佛学 佛法 

• 禅海蠡测 金刚说什么  圆觉经略说  

  维摩诘的花语满天  心经     

  如何修证佛法 

• 哲学思想  人生观  价值观 

• 老子他说  庄子諵譁 列子臆说  

  我说参同契 

• 生命科学  认知科学 

• 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禅与生命的认知 





诗词歌赋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吹絮,身世飘零雨打萍;

  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 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

  世人欲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与伯仲间。 

                         --宋 陆游《书愤》

• 空忆长生殿上盟,江山情重美人轻。

   华清池水马嵬土,洗玉埋香总一人。 

                                    --清 袁枚 

• 少年已自薄汤武,不薄秦皇与汉王。

  设想英雄迟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 

                                 --清 龚定庵 

• 看看看,古岸何人把钓竿,

  云冉冉,水漫漫,明月芦花君自看。 

                                  --雪窦禅师 

 莫妄想,费疑猜,头陀一去首空回。

  东风正放花千树,尽向南华觉后开。

                                     --南怀瑾 

 业识奔驰相续流,茫茫无岸可回头。

  同为苦海飘零客,但了无心当下休。 

                                     --南怀瑾 





品评人物




 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

  但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

                                    --宋 苏轼 

• 孔子为何是圣人 孟子为何是亚圣 

• 司马迁 

• 刘邦 项羽  张良 韩信 陈平 

• 朱熹 

• 王阳明 



南怀瑾老师一生为弘扬中华文化不遗余力,堪称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活“史书”。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国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并把学术通俗化。古先生告诉大家读南怀瑾的书也许是条捷径,可以在茫茫书海中有重点,有选择地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尤其面对当今西学东渐,厚古薄今的浪潮,能在国学世界价值观中,传承国学经典,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供稿:吴颖

责编:吴颖

摄影:王鑫、人文景观研究院

编辑:王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