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详情

讲座回放|谢琰-杜甫的六张面孔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19-08-19

提到杜甫,大家并不陌生,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杜甫的古诗,从最早期的《登高》到后来的《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杜甫的诗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诗人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一生呢?




6月13日下午,由我院与士恒教育基金会主办,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园林与景观设计分会、浙江省环境艺术家协会、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协办的《杜甫的六张面孔》讲座于我院“艺术设计大学堂”展开。

主讲人谢琰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唐宋文学。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命题组专家,《经典咏流传》文学顾问。谢琰先生生动幽默的演讲,让在场观众忘却屋外滂沱大雨,沉浸在古典文学的世界中。


1566196570653437.png

1566196570598830.jpg

谢琰先生


1566196778397871.png

1566196778417064.png

△观众提问


引子

•••


有关杜甫的一些重要标签:


其人:“杜拾遗”、“杜工部”、“诗圣”、“李杜”。


其诗:“诗史”、“自传”、“图经”。


天宝三年(744)——诗仙杜甫——“李杜”


至德元年(756)——难民杜甫——“诗史”、“自传”

至德二年(757)——谏臣杜甫——“杜拾遗”


乾元二年(759)——行者杜甫——“图经”


广德二年(764)——名士杜甫——“杜工部”


大历元年(766)——诗圣杜甫——“诗圣”




第一张面孔:诗仙杜甫





一、天宝三年(744)的诗仙 


1、李白的中年坎坷。 

2、杜甫的少年轻狂。 

3、李杜相遇:天宝三年初夏,洛阳。


相关诗歌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作于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


 ……

岁暮百草零,疾风髙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羮,霜橙压香橘。

……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犹呜咽。

……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避地》:虚笔


避地岁时晩,窜身筋骨劳。

诗书遂墙壁,奴仆且旌旄。

行在仅闻信,此生随所遭。

神尧旧天下,会见出腥臊。


  

《春望》:实笔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递进、双面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第三张面孔:谏臣杜甫





三、至德二年(757)的谏臣 


1、唐肃宗其人及其四大错误:

急于收复两京。 

姑息犯上的军士。 

信任宦官李辅国。

软禁玄宗,打击玄宗旧臣,形成了“太上皇党”和“皇上党”。 

2、房琯其人: 

至德二年(757),陈涛斜之战。 

同年五月,房琯罢相。

乾元元年(758)六月,贬出京城。贺兰进明说房琯是“太上皇党”。

同时被贬的还有严武。 

3、转瞬即逝的“杜拾遗”:

至德二年四月,杜甫出逃长安,赴凤翔。

五月,拜左拾遗。同月,疏救房琯,差点被杀。“匡衡抗疏功名薄”。 

闰八月:《北征》:苍茫问家室。

乾元元年六月,房琯被贬,杜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杜拾遗”的帽子仅仅戴了一年多一点,而实际履行职责的时间仅三个月。 




第四张面孔:行者杜甫





四、乾元二年(759)的行者 


 入蜀诗:深度旅行。

《盐井》与唐代财政。

《青阳峡》、《石龛》:惊险的山路体验,兼及百姓征求之苦。杜甫笔下的山水,透出浓厚的人性关怀。

《龙门阁》、《剑门》:杜甫“蜀道难”。山水诗的新境界。 


相关诗歌


  


《丹青引》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薫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犹酣战。

 先帝御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绝句四首》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欲作鱼梁云覆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第六张面孔:诗圣杜甫





六、大历元年(766)的诗圣 


这一年,杜甫移居夔州。

杜甫在夔州住了一年零九个多月。夔州时期是杜甫诗歌最后的高峰,在这样最孤独的时候,杜甫超凡入圣了。此后,他继续漂泊江汉和潇湘,大历五年(770)病死在潭州(长沙)开往岳阳的一只小船上。

诗圣的内涵:崇高无私的情感(超越个体),缜密深刻的理性(超越当下)。 



相关诗歌



  

《秋兴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髙急暮砧。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作于大历二年,古今七律第一)



谢琰先生通过诗歌向大家展示了“诗史”杜甫豪壮悲情的一生,令人唏嘘。杜甫的诗歌获得了从古至今极高的赞誉。杜诗的影响,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同时代的韩愈赞美他:“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题杜工部坟》)。近代鲁迅评价:“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刘大杰《鲁迅谈古典文学》)


同时,大家感受到了诗歌之美。中国古典诗歌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怀和志向。字里行间,有意境、有韵味、有风骨,回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共鸣。愿我们闲暇之余多读书,多读诗,让自己的灵魂和心灵在这个浮躁社会有个安放处,何其快哉!




供稿:吴颖

摄影:王鑫

小编:王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