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上海怀师书屋、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总院有限公司人文景观研究院
责编:吴颖
编辑:陈俊伊
十月十一日下午,“道不远人--说不尽的南怀瑾"系列国学讲座于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艺术大学堂展开。
讲座主讲人南国熙先生是南怀瑾先生之子,当日携夫人何碧默一起到场。南国熙先生1957年出生于台湾,幼时赴美。1980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1988年回台,从事金融行业工作。南怀瑾先生谢世后,即投入推广南怀瑾先生倡导的弘扬传统文化的事业中。从2016年开始至今,在全国五大院校和不同社会团体中已做了六十多场以“道不远人”为主题的公益讲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赞扬。现任南怀瑾文教基金会秘书长、南怀瑾文化出版社董事。
主讲人南国熙先生
本场讲座由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浙江省环境艺术家协会、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园林与景观专业委员会、杭州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园林与景观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生产文化发展中心、南怀瑾文教基金会承办,上海怀师书屋协办,得到各界人士大力支持。讲座由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景观)总建筑师、人文与景观研究院院长郑捷主持。
主持人郑捷总建筑师(左)与南国熙先生
讲座当日,吸引了风景园林设计行业的很多老领导、老专家和年轻设计师到场,社会其他行业众多南粉也纷纷前来,现场座无虚席以致两侧站满听众。待郑捷院长介绍完毕,南国熙先生开始了妙趣横生的演讲。
讲座吸引了各界人士到场
“阅读南老师的书,我经常碰到一些南粉,他们读过十几遍,都比我熟悉,我只能说作为子女,跟大家分享一些小故事。我们有三件事要感恩:第一是感恩父母的养育;第二要感谢这一生有优秀的老师教导;第三,特别感谢我们生活在安宁的时代,有一个求学的机会。在这三个感恩里有两个——‘父母与老师’都刚好是我的父亲,所以特别感恩!我们子女这一生的财富不是很丰富,可是我们的法缘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富出人间。
我试着介绍南老师的一生,我觉得介绍南老师有的时候也很容易,南老师代表什么呢?民间常讲‘时势造英雄,家贫出孝子,国难出忠臣’。当然老师不会形容他自己是英雄,他也不是忠臣,可是他发了宏愿,很少人能懂,他是来挽救这个国家。如何挽救呢?我想用‘接引’两个字来形容,他接引了无数的华人,无数的华人重新认识中华文化,进入儒释道之门。”
‘道不远人——说不尽的南怀瑾’,这个题目怎么来的?我的生活当中有很多小故事,能从生活里的小事讲出大道理,好像是南老师的一个风格。所以学问要深入浅出,要有亲和力,要有说服力,所以选了这个词‘道不远人’。为什么叫‘说不尽的南怀瑾’呢?因为南老师这个题目不适合在这种场面上介绍,应该是在茶余饭后围坐在桌子旁讲老师的很多小故事,这个是说不完、说不尽的。后来成了一本书的书名。所以我用‘道不远人---说不尽的南怀瑾’,开始介绍南老师的故事。”
“南老师从6岁开蒙一直到17岁,以自修的方式,读了四书五经,还有诸子百家。书读过了,自己报名考入浙江国术馆,国术馆当时在杭州的西湖边,里面的老师都是民国时代的武林高手,他跟这些内功、外功、太极、少林各门各派的老师学了两年,想替国家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老师在杭州还与巨赞法师结缘,巨赞法师当年在杭州的一个地方叫武林佛学院,老师救了巨赞法师一命。巨赞法师当年跟地下党有联系,蒋老头子也不想放过他,后来南老师因为曾经在中央军校做过教官,去了南京,救了巨赞法师。”
“1950年老师就想盖一个丛林,他对这个丛林的理想图在1979年才从学生那里找了出来。后来中国大陆没有盖丛林,成立了大学堂(太湖大学堂)。太湖大学堂旁边有一个水利局,老师还特别吩咐了一个懂设计的学生,让他在水利局旁边找一个适当的地方,盖一个庙,老师每一次叫学生去做一个方案,都嘱咐第一件事不要忘记带你的罗盘。我把这个传达给设计师的原因,是因为你们这一门的行业其实非常辛苦,非常困难,因为了解易经、了解罗盘是一门无底洞的大学问。”
1950年代南老师刚到台湾时,有人在基隆凑了八十万台币给他,希望南老师能有一个丛林。可是工头携全款跑路。所以南老师一直想在台湾建一个丛林而未能。
直到1979年,南老师才把他的构想通过一个叫许华良的人画出来,这张十方禅林图便是大致设想。之后来到大陆,南老师针对大陆的实际情况,放弃了这个禅林的想法,改为后来大学堂的叫法和模式。
注:丛林,是梵语Vindhga Vana(贫婆那)的意译,为众僧和合同学安居的道场。又名檀林。丛林的真义,大智度论说:“僧伽秦言众,众多比丘和合一处,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后泛称寺院为丛林。(出自:《大智度论》卷三)
“老师有两句话,是南老师的太老师——袁焕仙的老师讲的:‘视天下人为子女,视子女为天下人’。南老师常讲:‘儿女像眉毛,没有不好看,有了也没用。’为什么我跟老婆不要孩子?因为听课听多了就受影响。老师说一对夫妇无儿无女,是神仙啊!有儿有女是冤家,大概也听过民间的话:夫妇是前缘,恶缘善缘无缘不聚,儿女是宿债,讨债还债有债方来。”
“常看到我们的国民、现在的年轻人有一个坏习惯 ——抖腿,老师常说:‘抖抖抖,一辈子的财富都给你抖光。’老师有的时候看我经济比较好,常常提醒我说:‘儿子啊!善用有钱时’,我想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经验,稍微钱多一点的时候,就莫名其妙的被‘五鬼’拿走。
老师问我:‘你在做什么?’我说:我在做基金管理。’他说:‘你做基金管理又怎么样?’我说:‘我认识很多有钱的人。’他说:‘你认识了很多有钱的人以后又怎么样?’我说:‘我可以赚很多钱。’他说:‘你赚了很多钱以后又怎么样?’我没有答案。老师说:‘儿子啊,你是一个没有人生观的人!你还不如去讨饭算了,你讨饭也可以活一辈子!’所以我常常被人生观、事业观困惑。
我常常带香港金融界的朋友去看老师。他说:‘你们这个不叫作事业。’我那些投行的朋友就问老师:‘那什么叫作事业?’老师想了想说:‘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老师在书里面讲,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对社会大众和国家民族有贡献,才真正叫作事业。
我一个月累积了好几万美金,跑去台湾半年被骗得光光的。后来老师也很同情我,他说:‘儿子啊,得意的时候不要忘形,失意的时候也不要忘形,不要见了面就跟人家讲你多穷,千万不要做这种事!’
老师这一生只做过六个月商人。他做商人的时候取的名字跟我们不太一样,他取的名字叫‘义利行’,所谓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
老师到了台湾六年后,写的第一本书叫做《禅海蠡测》。当年没有一个出版社愿意出南老师的书,是老师自己花钱出的。为什么老师写这本书?因为在美国有一个日本禅师叫铃木大拙,他号称禅是日本的,老师很生气。最重要的是,老师在书的背面写的这一句话:‘为保卫民族文化而战’。你可以从这一句话了解老师一生的宏愿。
老师常讲:‘一个国家的精神灵魂是文化,一个国家亡了不怕,后代可以复国的,最怕是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整个亡掉了,那就翻不了身了。’
老师在香港十六年讲课不多,最重要的是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修金温铁路,浙江金华到温州这300多公里的路。还有一件是‘九二共识’,老师是催生者。除了这两件事,老师还写了很多给国家的建议。‘九二共识’和‘金温铁路’只是老师爱民族爱国家的实际行为,他跟权力中心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做一个凡人。”
南国熙先生除了讲述自己与南怀瑾先生之间的父子往事,还提到许多南怀瑾先生的经典语句,例如:
“你一个人活得清醒不清醒?两件事,你早上醒来的时候第一个念头,你记不记得?你晚上睡觉前的最后一个念头,你记不记得?”
“一天和尚一天钟,和尚走了庙也空”;
“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是要明理,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
“黄金有价书无价,时势迁流我不流”;
“人生其实没有是非,只有因果”。
最后,他以“心安理得,问心无愧”八个字作为结束语结束了本场讲座。观众意犹未尽,纷纷提问。南国熙先生与大家零距离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