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我院优秀青年设计师系列讲座的第一讲在艺术大讲堂完美收官,第四综合院青年建筑师陈夏未以“塔下·徘徊”为主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精彩的讲座,与大家分享了新视野与设计经验。
▲总院副院长徐永明致词。
▲第四综合院院长陈建游致词
塔下徘徊
何为塔下?处于塔内和塔外的交接之处
何为塔?体制的约束、项目过程中的各种制约
塔下徘徊: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主讲人陈夏未
陈夏未总结了我院的优势和特点,让创作者们能够处于“一个”塔下的感觉,他从以下6个方面阐述了目前我们建筑师所面临的困惑。
1 各种规范限制
2 结构设备专业的支持
通过六个已建成的项目,他展开讲解了自己和团队的创作及项目落实的过程,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找到一个“塔下”的状态,使其能够在体制内和体制外设计和建成一个完成度较高的作品。
一、北山街“集艺楼”改造
(2015-2016)
本项目位于杭州市北山路69号,用地长宽方向各约30米,现存三幢房屋,其中一座是历史保护建筑,现状已破败不堪成为危房。设计师采用了修旧如旧和新旧融合的方式对其改造,使其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建筑的外墙并无过多的装饰。改造过程中建筑师更希望反映墙体材料本身的肌理和色彩,对红砖和青砖部分没有做任何的饰面处理。对于临街面一栋历史保护建筑则保留了其涂料外墙的历史特色。
二、杨梅树下的仰望“星立方”度假屋(2016-2018)
此项目的概念方案虽然最终没有落实下去,但为陈夏未团队赢得了甲方的认可于赞誉。最终的方案正是在各种约束和条件之下产生的针对场地最为合适的解决方案。
星立方的设计顺应缓坡的地形,室内空间依次被划分成3个不同的标高,不同标高之间用错位的台阶联系。入口玄关为中点标高,并设置天窗,给予一定的引导。室内的高差,空间上形成丰富的层次感,每个功能空间相对独立但又彼此联系。
三、山谷中的守望“一览居”度假屋(2015-2016)
▲回应场地—— “上天”与“入地”
茶园植根于大地,松树耸立与蓝天,建筑坐落在两者之间,成为茶园的背景,也与松树成为伙伴。建筑最终设计成两层的度假小楼,一楼强调与茶园的联系,二楼则强调与松树为伴。
建筑风格呈现出一种对比的状态,一层采用传统手艺的水泥石灰参杂一定稻草,朴实而厚重,成为茶园的背景。二楼采用木饰面,与一层形成反差,漂浮在空中。不同坡度的略显随意的四坡顶形成变化的天际线与背后的一排松树交相呼应。场地中间的一颗大树仿佛从建筑中生长出来,这些都回应了场地特征:保护生态,植根于茶园,与松树互映。
“星立方”和“一览居”均是杭州开元森泊度假乐园中的特色度假屋,对于这两个建筑的创作感悟,陈夏未认为:
1 设计始于对场地的感知和分析,特色的选址利于激发一种创作直觉。
2 较小的规模,约束相应减少,特色项目业主的预算也相对宽裕,整体相对顺利。
四、安吉山川乡村记忆馆(2015-2016)
这个项目陈夏未给它取名为“木头搭搭,黄泥刷刷,旧砖垒垒”,几个字已经充分反映出了这个项目完成的过程和态度。该项目一年来被各大媒体当做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不断转载,被多地政府写入乡村振兴示范案案例,并作为的典型乡村案例被人民画报俄文版收入。
低成本造价尝试与挑战心得
五、从“富春山水”到“富春山 居”杭州富春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2016-2018)
该项目是陈夏未第一阶段中最重要的作品,项目位于富春江畔的乌石滩,场地为山溪冲积而下形成的河滩地,整体呈三角形,中心汇成一片碧湖,200多亩用地连同地块外的乌龙山脉,富春江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流动画卷。
他认为场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反过来促使他们用针对性的方式去对待每一个建筑。从“九姓鱼民”的区域人文角度、场地特有的水文条件、地块内部现存的500多颗大树以及场地地形状态中的平地,水岸,缓坡,陡坡类别中出发进行分析设计,也在实际建造过程中采用道路先行和现场核实精确定位等策略对建筑的落成进行跟进。
整个富春芳草地项目入围了世界建筑界WAF2019的酒店类项目,将与12.4-12.6赴荷兰阿姆斯特丹与其他国际事务所进行最后的演讲答辩角逐。
六、乡村自建房——龙游后山头28号宅(2017-2019)
最后讲的这个项目的业主是陈夏未的朋友,与他有相同的家庭及成长背景,也都拥有来自乡村的情怀。同时中国的乡村自建房该如何设计,是当下全国乡村百姓和政府的困惑,也是很好的课题。他觉得这个项目是他迄今为止最符合“塔外”状态的项目,不受约束、自由发挥、利用业余时间全程主控,完成自己作为建筑师的夙愿。
讲座的最后,陈夏未对自己第一阶段的工作做了总结,他认为这是自身创作道路上的准备期:保持状态,做好设计,通过实践积累心得。反思,注重把控项目完成度,创造更好的项目选择权。也对自己的第二阶段定义为深度准备期。他认为应该在这个阶段把握更好的项目主导权,突破自我,完善工作方式,多做一体化实践。他把风格认定为一种宿命,不急于形成,期望与人格一起成长。
精彩的讲座之后是互动环节,总院及各分院领导发表了他们聆听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和建议,也对我院的其他青年建筑师做了积极的鼓励。
▲总院院长陈坚发表讲话
▲人文景观研究院院长郑捷发表感言。
▲景观与公共艺术研究院院长陈继华提出建议。
▲讲座现场
优秀青年设计师简介
陈夏未
第四综合院总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
作品获得美国Architizer A+Awards,英国WAN世界建筑新闻奖,入围WAF世界建筑节等重要奖项,并收录于Divisare,Archdaily,Architonic,gooood,UA,有方空间,城市民宿等国内外知名建筑网站和媒体出版物。受邀参加凤凰卫视设计家栏目,并在同济大学第二届竹木结构设计论坛上做专题演讲。代表作包括:杭州北山街69号改造,安吉山川乡村记忆馆,杭州富春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杭州开元森泊度假乐园之“星立方”与“一览居”等。
供稿:第四综合设计院
责编:吴颖
微小编: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