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详情

我院项目荣获2021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奖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1-12-31

2021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于近日圆满完成。经过初评和终评两轮评审,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共评出获奖项目483项。其中,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生态与园林研究院申报的“北海市城市绿道网与道路景观专项规划”和人文景观研究院申报的“千年敦煌二期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荣获2021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奖三等奖。

 

微信图片_20211231102104.jpg 

微信图片_20211231102115.jpg 

 

项目地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

项目规模  160平方公里

主创设计  马少军 王晗璐

设计团队  马建平 郑科 段亚丽

合作单位  北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海是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是生态宜居的国际滨海旅游城市。本次规划包含绿道网规划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规划两大部分。绿道网规划主要针对城市人行道、慢行系统为主的道路景观;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规划主要针对机动车交通系统为主的城市道路景观;两个专项规划相互交织,互相补充,形成北海完整的城市交通景观系统,为北海打造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国际滨海旅游城市构建生态基础。

 

微信图片_20211231102257.jpg 

 

微信图片_20211231102259.jpg 

 

杭州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园林和景观专委会主任、杭州园林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李永红主持讲评会。

 

1640918112691015.jpg 

 

微信图片_20211231102259.jpg 

 

道路绿化景观规划目标为建设层级分明、色彩丰富、四季有景、特色鲜明的城市绿道景观,有助于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展现北海城市形象。主要对城市主干道、次干道、主要支路的道路绿化景观进行统筹并根据城市道路功能划分形成:滨海主题干道、公园特色干道、迎宾特色干道、林荫特色干道和花廊特色干道五大景观特色道路。

 

微信图片_20211231102406.jpg 

 

微信图片_20211231102409.jpg 

 

微信图片_20211231102412.jpg 

微信图片_20211231102414.jpg 

 

项目地点  甘肃省酒泉市

项目规模  33.25公顷

主创设计  郑捷 陈丽君

设计团队  卜昌荣 仲进 王佐品 赵思霓 陈晓越 徐峰

 

微信图片_20211231102540.jpg 

△总平面图

 

“千年敦煌”项目位于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场地上沙垄相衔、戈壁苍茫,南望鸣沙山起伏蜿蜒,骋目遥天。

 

承接“千年敦煌”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的总体定位,项目将建设苍凉戈壁上的大漠边城,成为大敦煌旅游区游览线路上新的旅游目的地,也是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面向未来文旅市场的特色旅游服务区。

 

项目总体规划有绿洲营地、沙壑酒店、月牙泉小镇、华严世界、沙州古城和河谷洞天五大片区。其中,二期修建性详细规划范围包括沙洲古城、河谷洞天、华严世界三区,是项目中开发量最大、最核心的区域。设计内容围绕“一寺一谷一城”展开,严格遵循建筑高度、地下水保护等限制性管控要求,最大化地利用场地显性和隐性资源条件,汇聚千年前历史的声音,传递千年后时代的声音,将地域性文化特征与元素重新演绎并化入场地,以现代建筑技术隐于形态之后的方式,打造传承创新、与时俱进的敦煌新地标,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和“文化复兴”战略号召,面向未来,彰显出千年敦煌独特的魅力并续写未来千年的永恒价值。

 

微信图片_20211231102609.jpg 

 

微信图片_20211231102611.jpg 

△场地现状——远眺鸣沙山  山景线清晰可见

 

布局结构——北闹南静,三重体验

 

规划以河谷分隔“一城一寺”,由北及南呈现空间上由密到疏,风貌上从繁华到空灵,体验上从物质到精神的变化,形成具有层次变化的城、谷、寺三重景观和文化体验。

 

总体布局结构提炼为“一轴二心,三区多点”——“一轴”为文化核心轴,串联堡寨军事核心和三界寺文化核心;三区为沙洲古城片区、河谷洞天片区和华严世界片区;多点即景观节点。

 

 

功能构成——文旅体验、研创旅居

 

沿袭西域边城的通商军镇特点,传承敦煌作为佛教艺术宝库的基因,规划项目以研学、艺创、旅游和居住功能为一体的景点和文旅综合体。其中沙洲古城为承载军镇文化、商贸文化的体验地;河谷洞天和华严世界为承载佛教艺术和文化的创作地和体验地。

 

微信图片_20211231102651.jpg 

△整体鸟瞰图

 

设计特色

 

1.建设模式支撑,消除风貌和开发的矛盾

 

为实现苍茫戈壁、壮阔古城的风貌特色,同时兼顾开发效益的平衡,规划采用“大疏大密、立体开发”的建设模式,平衡风貌效果与开发效益,同时摆脱敦煌干热和沙尘气候束缚,营造全天候的文化和商业体验空间。

 

2.风貌研究入手,再现西北古城内外环境的典型特征

 

结合场地外部限制建设区的戈壁背景环境,通过针对性的文史资料研究,总体布局上表达寺城相离的特点,以寺之孤、戈壁之苍茫衬托古城的壮阔。在古城形制上展现子城、罗城和养马城的军镇文化特征,城内建筑风貌上体现华戎交汇,多民族聚居的风貌特色。

 

3.尊重限制条件,创造生动的天际线景观

 

场地总体限高,同时有地下水保护要求,古城区北挖南垫,河谷区借高台民居的高度,结合瞭望塔和城楼等设施,创造生动的天际线景观。

 

4.戈壁环境修复,强调节水和防风固沙

 

建设选址避开现有钻天杨林,新增植物兼顾景观和防风固沙功能。景观用水采用暗渠引水,并形成河谷和地下用水的循环系统。绿地养护上也采用中水处理技术和滴灌技术,体现节水设计理念。

 

微信图片_20211231102828.jpg 

△主入口节点 

 

微信图片_20211231102904.jpg 

△永宁大街街市牌楼

 

微信图片_20211231102927.jpg 

△永宁大街酒肆茶楼

 

微信图片_20211231102947.jpg 

△沙洲古城庄窠民居

 

微信图片_20211231103003.jpg 

△沙洲古城子城、堡寨

 

微信图片_20211231103017.jpg 

△沙洲古城胡风特色街市

 

微信图片_20211231103028.jpg 

△沙洲古城胡风民居、袄祠

 

微信图片_20211231103043.jpg 

△沙洲古城高台民居

 

微信图片_20211231103059.jpg 

△河谷洞天(千佛洞)

 

微信图片_20211231103120.jpg 

△河谷洞天远眺三界寺

 

未来,我院将响应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号召,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升行业整体科技水平,为中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微信图片_20211231103200.jpg 

 

供稿 |生态与园林研究院、人文景观研究院

编辑 |李海燕

审阅 |吴  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