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行业资讯
风景院参加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2021年10月29日,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会议主要内容为《余森文论文集》首发仪式、审议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第七届理事会理事、表彰先进等。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人文景观研究院院长郑捷出席会议并当选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六综合设计研究院院长辛俊伟当选风景园林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第一综合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学东参与大会表彰。

 

微信图片_20211102165208.jpg 

△郑捷(左一)出席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在表彰环节中,我院荣获“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我院第一综合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学东荣获“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211102165346.jpg 

△郑学东(左二)代表我院领取“先进集体”荣誉

 

微信图片_20211102165413.jpg 

△郑学东(左一)领取“先进个人”荣誉

 

《余森文园林论文集》正式出版发行是浙江风景园林界的一大盛事。逢此盛事,丹桂飘香,秋意盎然。论文集编委会的名誉主任、省风景园林学会两位原理事长胡理琛先生、施奠东先生应邀出席首发仪式并先后讲话,首发仪式由省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包志毅主持。

 

参加首发仪式的领导和专家还有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金荷仙,浙江省建设厅人教处副处长王战,城建处副处长蒋智勇,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副部长周红阳,省风景园林学会六届理事会理事长施德法,以及郑捷等六位副理事长。

 

微信图片_20211102165457.jpg 

 

余森文先生是我国风景园林学界的老前辈,是省风景学会首任理事长。他是一位阅历中外、纵览古今,既有深厚民族文化根底,又有丰硕西方文化素养的学者,是杭州西湖现代化的奠基人,是我国社会主义园林的开拓者,是我们风景园林人的骄傲。

 

《余森文园林论文集》全书共45万字,16开本,300页。《文集》共收录了余老1951年到1988年期间撰写的19篇文章,全面展现了余森文先生关于风景园林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精髓,是余老关于风景园林建设实践的结晶,长期指导杭州西湖的实践和浙江风景园林建设。

微信图片_20211102165526.jpg 

 

《文集》整编出版工作历时近5年时间,学会历任领导吴雪桦、蒋智勇、施德法,原秘书长张晓明、秘书长高姣英相继认真组织开展工作,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全省园林界同仁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其中,我院参与了《文集》的封面装帧设计以及全书排版工作。

 

微信图片_20211102165551.jpg 

 

胡理琛先生讲话:

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总规划师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原副理事长

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原理事长

 

《余森文园林论文集》正式出版发行是我省学会一大盛事,对此,表示热烈地祝贺!

 

逢此盛事,桂花飘香,桂花正是余老为杭州推荐的市花,而今绽放,像是为发行助兴。

 

余森文先生是我国风景园林学界的老前辈。他1904年出生于广东梅县,长逝于1992年,距今已近30年。他早年就读于金陵大学农林科,留学英国,在伦敦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参与过学术研究。他是一位阅历中外、纵览古今,既有深厚民族文化根底,又有丰硕西方文化素养的学者,同时也是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的政治家。

 

余森文先生是1983年首届中国园林学会副理事长、首任我省园林学会理事长、首任杭州市工务局长、建设局长、园林局长、杭州植物园创办人首任园长,而后升任省建工厅副厅长、杭州市副市长,依然主管风景园林工作。余森文先生是杭州西湖现代化的奠基人,我国社会主义园林的开拓者。饮水不忘掘井人。我们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还原他的历史贡献和定位。

 

《文集》是余老本人想留给风景园林学界同仁们的一份精神遗产,非常珍贵。文章中闪烁着熠熠生辉的学术思想,字里行间散发出对杭州西湖山水的无限热爱。

 

余森文先生恰是习近平同志勉励的“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学者楷模。他的学术思想是脚踏实地走过“理论——实践——再理论”的科学过程,我们应继承好他这一踏实又严谨的学风,继续把论文写在美丽浙江、美丽中国的大地上。

 

余森文先生向大自然学习的学术思想,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尤其具有现实意义,仍是同仁们需要着重努力的方向。

 

四年前提议正式出版发行《文集》的初衷,在学会理事会领导和编委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终于变成现实,非常令人高兴!这也是对余森文先生的莫大告慰。

 

最后,我想说:余森文先生是我省风景园林学界的骄傲、鲜艳的旗帜、尊敬的导师!(讲话稿摘要选登)

 

微信图片_20211102165626.jpg 

 

施奠东先生讲话: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原局长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原副理事长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风景园林卷主编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各位同仁,大家早上好!

 

刚才胡厅长对余老的经历、理论和实践以及人品,满怀深情地作了全面的回顾、诠释和评价,余老确实如胡厅长所说,是我们的骄傲、旗帜和导师。余老的一生,是充满彩霞、诗意缤纷的一生,他的前半生,从一个民族民主主义革命者转变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人民解放事业机智奋斗、充满传奇色彩的45年;他的后半生,是为美丽的人间天堂,竭尽心力,奋发有为、清廉自守、功绩卓著的43年,晚年虽经磨难矢志不渝,对党、对社会主义充满热爱,直至临终,仍义薄云天,笑谈人生。

 

今天我们聚集一堂,参加余老论文集的首发式,这是对余老最好的纪念。论文集的正式出版可以告慰余老的在天之灵了。作为晚辈,我们也了却了30多年的心愿。

 

这本著作的19篇文章,主要记录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湖保护发展的历程和造园理论,反映了余老在70年前,面对当时湖山破碎的严酷现实,作为一位理性的当政者和学术大家的大局观和大智慧,同时,也反映了他站在那个时代风景园林的前列,为我们谋划了一个充满美好的家园。论文集是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富遗产。

 

我想,余老的理论和业绩主要有七个方面:

 

一是建国初期,着眼于治理湖山,同时进行封山育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第一个如此大规模的生态实践,取得了世界风景园林史上罕见的成果;

 

二是传承西湖的历史文化,保护修复历史文物古迹,濒于坍塌危险中的灵隐寺、六和塔、虎跑泉等古建筑得以保存,使西湖自然和文化共融的特色更为显明;

 

三是以西湖十景为核心,把传承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守正创新,创建了很多既具有中国传统特色文化又具有现代意义的风景园林经典作品,开创了中国风景园林的一代新风;

 

四是大力倡导以自然为师,尊重自然,向自然学习,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存的诗意栖居;

 

五是重视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重要作用,他的《园林植物配置艺术》这篇论文是他的理论体系的经典之作,是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

 

六是在50年代初杭州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环湖建成开放式公园绿地,使西湖林绕花环,成为自然大公园,环湖路以内不得新建扩建与风景园林无关的建筑物,为以后形成了保护西湖的基本法规做了铺垫;

 

七是重视科学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作用,特别重视培养和使用科技人才,使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杭州形成了国内具有影响的科学技术力量,为西湖的科学、有序、健康的保护发展作了人才的准备。

 

总之,余森文老先生不仅是杭州、浙江的,也是中国当代的风景园林先驱者。两院院士原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同志,每每提及余老,总是满怀敬重的深情。他曾当面交代我,要为余老在植物园建立标志性纪念物。我认为余老的阅历在当代中国风景园林界可谓无出其右。希望本书的出版,可以帮助年青一代的风景园林工作者,更好地了解余森文先生,学习他的理论思想。(讲话稿摘要选登)

 

 

*部分内容来源于浙江园林

 

 

END

 

 

 编辑 |李海燕

 审阅 |吴颖、郑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