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世界读书日”主旨宣言
今天,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我们特邀十位“风景院人”推荐十本设计领域的好书,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让我们一起阅读吧!
01
《走向新建筑》
作者: [法] 勒·柯布西耶 著/ 陈志华 译
推荐人:梁宇 / 总院常务副院长
内容简介:勒·柯布西耶的著名论著,这几乎是中国建筑学尽人皆知的常识。上世纪初,他在建筑理论上提出了许多革新和独特的见解,批评了看不到工业发展和建筑发展必然趋势的古典主义学派,对世界现代建筑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本书中提出了建筑必须走大生产、工业化道路,反对搞虚假装饰的古典主义,主张设计要有整体观念等等,影响了后世近一百年的世界建筑发展。
02
《园林与中国文化》
作者:王毅
推荐人:刘珂 / 总院副院长
推荐理由:这本书阐述了中国传统士大夫文化体系的构建,以及其在中国古典园林方面的体现,结合中国历史变迁中的文化哲学、宇宙观念的兴衰变化来说明古典园林的形式、风格、尺度乃至价值取向的演变。读这本书不仅能从另一个角度深刻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对三千年来中华大地上驳杂纷繁的文化现象做一个简单梳理,对历史长河中,诸多璀璨人杰、文学及理论著作有着浮光掠影的了解,更能充实我们自身的知识储备,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03
《街道:社会公共空间的典范》
作者:[美]维卡斯.梅赫塔 著 / 金琼兰 译
推荐人:王娴 / 总院副总建筑师
推荐理由:很久没看过这么厚的专业书了,再次证明所谓的碎片时间不适合专业阅读。
近年来从街景整治到城市设计,散落在街道上的公共空间与街道本身其实就是日常社交行为的基础要素。设计中遇到的落不了地的矛盾,也许是过度关注物质空间而忽视社会行为类型的研究所导致。
除了系统理论外,第4章到第7章对认识街道的社交行为与街道空间、设施氛围的关联有实践引导。看完再联想到家边上的几条社区道路,突发奇想如按本书方法做个社区街段的调研应该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04
《日本当代前卫建筑:自然系》
作者:谢宗哲
推荐人:金捷 / 第三综合设计研究院院长
内容简介:本书分析的新世代建筑家包括:以森林般的建筑打破内外分界的藤本壮介、从纠结缠绕表现生物秩序的平田晃久、探索建筑崭新尺度的石上纯也,以及诉诸原初人体知觉的大西麻贵。以上四位皆着重于人们与所处环境的关系,但是又能以独特的姿态与自然交往,各自展露不同的创作语汇与有机的建筑形态,成为继“代谢派”与“建筑双雄”之后,日本当代建筑最被期待的现在进行式与未来式。
05
《江南理景艺术》
作者:潘谷西
推荐人:郑捷 / 人文景观研究院院长
内容简介:潘先生为我们揭示了江南先民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观念和方法的一贯传统。传统山水文化中的风景名胜或人居环境,以保护环境的价值要素为立足点,或“就”、或“造”,走出“园林”空间概念和尺度的局限。通读此书,会对中国传统景观和人居环境建设的范畴、特色、成就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06
《设计与真理》
作者:[美] 罗伯特·格鲁丁
推荐人:马少军 / 生态与园林研究院院长
内容简介:本书将“设计”从狭义的专业概念中解放出来,放置到现代人类生活的诸种行为中去考察,分析了在人类的精神层面设计活动如何发挥作用,并试图在最后提出,整个社会的自由创造与人精神的自由创造如何通过设计思维达成,是一种对跨学科人文研究热潮的回应。除了一般的产品设计、建筑设计,作者用大量笔墨论述了个人时间日程的设计、知识架构的设计、公司管理模式的设计,以及社会制度(也即如何实现自由)的设计。文中列举的案例除了汽车、家具外还有大量艺术品、文学作品甚至社会法案。设计与文明的诸种面向深度碰撞。
07
《东西方的建筑空间》
作者:王贵祥
推荐人:孙科峰 / 教师创作设计研究院院长
内容简介:这是一篇基于泛文化比较研究基础之上的有关历史建筑空间理论方面的探索性文字。尽管其中涉及了许多不同的背景性文化的内容,但是笔者的初衷仍然是试图通过这些与建筑空间的观念与形式有所关联的种种文化现象, 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建筑空间生成与发展的种种动因,以期发现造成不同文化间建筑的相同与不同的空间形式的内在原因,从而为这种空间形式及其演变方式因文化而异的现象找到一种可能的诠释。
08
《图解人类景观》
作者:[英]杰弗瑞·杰里柯(Geoffrey)
[英]苏珊·杰里柯
推荐人:沈实现 / 教师分院副院长
内容简介:本书从地球演变和人类发展的视角来系统研究风景园林的发展史,并进行中西方的横向对比,对于了解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和历史坐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Geoffrey Jellicoe(1900—1996)是景观规划设计领域的一代先驱,首届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师联合会(IFLA)主席及IFLA的终身名誉主席。其代表作之一是与其夫人著名建筑师Susan Jellicoe合著的《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一书。该书自1975年初版后,1987年、1995年出版了修订版,先后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出版,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国建筑与景观规划设计界。
09
《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推荐人:陈夏未 / 青年创作中心主任
推荐理由:《乡土中国》虽然写于70多年前,但中国乡村的主线一直是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在今天仍能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乡村的基本结构和特征。乡村振兴是当下社会的重要主题,乡村的项目实践也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本书在社会学层面帮助我们提高系统认知,启发我们在设计层面更加深入和多维度的思考。
10
《建筑师的20岁》
作者: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 安藤忠雄研究室 编/王静 王建国 费移山 译
推荐人:任天 / 青年设计师协会理事
推荐理由:这本书讲述了各位建筑大师在二十岁时的经历,虽然我们早已过了二十,或许有着些许迷茫,相信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重拾初心,爷青回!
探索是每个人终身的话题,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正因为前有伟人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并编辑成书,我们才有机会通过阅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学会阅读,享受阅读,在今天,也在每一天。
END
编辑 丨吴佳宁、王鑫
审阅 丨吴颖